冬天来了。
中国足球的现状很像《冰与火之歌》年的北方大地。以前是“如火如荼”,现在是“冰天雪地”。
卫冕冠军江苏苏宁的解散就像推倒了一张多米诺骨牌。多米诺骨牌掉在地上,发出“啪嗒”一声,像一记耳光,到处都是。
当欠薪成为中国足球的主旋律,当辞职成为家常便饭,当联赛掀起“外援逃潮”,中国足球还会有未来吗?
幸运的是,当中国职业联赛来到第28个年头时,仍有一些俱乐部刻上了“职业”二字。
山东鲁能、上海海港、上海申花等中超球队继续为职业联赛储备火力种子。放眼中甲舞台,目前正在全力超车的浙江队,无论是稳定性还是专业性,也配得上顶级联赛的舞台。他们能成为中国足球成功的模板和指南吗?
就像守夜人的誓言:“我是黑暗中的利剑,长城上的守卫。我是抵御寒冷的火焰,黎明的光,唤醒沉睡者的号角,保护王国的盾牌。所以今晚,每晚。”
“冬天来了”,但我们仍能感受到温暖。
解除拖欠工资
这不是德云社的笑话。
面对本赛季中超剩余的比赛,相关部门并不希望资金有问题的河北队中途退出,而是以最低的成本参赛。建议河北队派11名队员打第二阶段。反正河北队已经进入中超争冠组,提前完成了保级任务。
河北队目前陷入困境,俱乐部停交水电费,梯队已经开始放假。河北俱乐部员工集体表态:“只要河北队能活下来,我希望从现在开始免费为俱乐部工作,直到俱乐部完成改革,走出困境!”河北队20球迷协会联合发文《河北队之殇》,表达了球队面临困难时球迷的期待。看完之后,人们忍不住哭了。河北队不是没有自救。事实上,他们正在进行股权改革,但显然,这一改革并不成功。
同样,重庆两江竞技也不能靠股权改革得救,这支球队能否活下来也不得而知。曾经的霸主广州队,也是风雨交加。这支中超霸主球队深陷金融风暴,主教练卡纳瓦罗提前离队。没有人知道他们将如何结束这个赛季。
目前,中国足球的大环境动荡不安。随着疫情的加速,“金元足球”逐渐离去,越来越多的俱乐部如雷贯耳。中国足坛近10年消失的职业球队有45支,仅2020年就有16支球队将解散,其中天津天海和辽宁队不算重队。相比解散,拖欠工资的“渗透率”要高得多。之前的传言是“中超只有三家俱乐部不发工资”,而中国A、中国B的俱乐部拖欠工资更是屡见不鲜。
在混乱中,中国足球走到了十字路口,每个人似乎都迷失了方向。
“股权改革”
刚刚捧起中超奖杯就解散的江苏苏宁队,由于自身经营问题,与母公司内部调整有直接关系,这也暴露出一个问题:控股球队的公司单一股东结构存在较大风险,一旦母公司调整或发生意外,意味着一支职业足球队很可能从联赛阵容中消失。
这绝对不是个例。在中国大部分职业俱乐部股权结构相对简单的背景下,股东退出会对俱乐部产生巨大影响,难以找到下一家俱乐部而被迫吞下解散的苦果,成为中国足球日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去年以来,中国足球俱乐部的股权改革相继展开。
2020年6月,济南吕雯收购40%股权,与济南吕雯、国家电网、鲁能集团形成约433的股比。2021年1月30日,沧州建工集团与永昌集团签约,双方分别持有沧州雄狮50%的股份。
2021年2月20日,郑州市人民政府、洛阳市人民政府与建业集团签约,形成河南嵩山龙门俱乐部433股权比例。2021年3月8日,中甲昆山FC股权发生变更,昆山商旅100%股权仅保留35.66%。引进了长安奥体育等多家企业。
比如重庆两江竞技俱乐部和河北足球俱乐部在股改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导致整个俱乐部和球队停摆。
在股权改革中,浙江职业足球俱乐部率先发力,成为成功的标本。
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省体育局、省足协的支持和帮助下,浙江职业足球俱乐部于2020年下半年顺利完成股权改革。改革早,思路准,从尊重规律的角度出发,保持原有队伍和团队稳步推进,浙江FC的股改进展顺利。
很成功。担任中国足协执委的绿城中国董事会主席张亚东曾表示:“绿城对足球事业的坚持将长期进行下去,竭尽所能地为中国足球发展作出更多贡献”。浙能方面也表示全力以赴帮助完成股权改革,希望能和绿城中国一起为浙江打造一家实力雄厚的足球俱乐部。
寒夜里活着
好在黑暗中总还会有一丝亮光,能让我们淡化忧伤。
当退出成为浪潮席卷中国足球,但欠薪成为中国足坛的“流行事件”,那些依然健康运行的足球俱乐部就理应成为未来发展的模板。
背靠国企的山东鲁能资金雄厚,“公家饭”让球队没有太多的生存上的后顾之忧,再加上山东鲁能拥有自己的比较规范的足球学校,所以这些年来一直位列联赛积分榜的前列。上海海港有着央企背景,这几年的投入让球队在成绩上脱胎换骨。除了这两家足球俱乐部,中超的上海申花和河南建业等队虽然成绩上并不抢眼,但这些年来也都走得还算稳定。
其中值得一提的还有中甲的浙江职业足球俱乐部,这家俱乐部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稳定。稳定的宝贵,“过来人”顾超是最有发言权的。在江苏苏宁品尝到中超冠军,马上却经受了球队解散的打击,顾超在本赛季回归浙江队。
顾超说:“这些年来,浙江队一直因为稳定而拥有很强的吸引力,很多球员都愿意来这里踢球。也许前些年,一些俱乐部疯狂烧钱,暂时吸引了球员,但疯狂过去,像浙江职业足球俱乐部这样稳步前行的,才是球员最好的归属。”
1998年,宋卫平在浙江树起了绿城足球的大旗,当年他从集团并不太高的利润中拿出一部分钱,投入到足球中去。这些年来,无论是中国足球处于低谷,还是疯狂烧钱,浙江队在投入上都趋于稳定,并不会因为大环境不好而减少投入,也不会因为其它俱乐部烧钱就跟风。“经济高效路线”下生存的浙江职业足球俱乐部,这些年来从来没有欠过薪,哪怕是在疫情期间,球员和工作人员也没有晚拿工资,更不要说需要像一些俱乐部的球员那样到处“追讨”欠薪。
当中国足球进入冰河时代,很难想象一家足球俱乐部还会有20多家赞助商。赞助商的“蜂拥而至”,一方面是浙江职业足球俱乐部为球员创造了稳定的工作环境,正面形象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还因为浙江职业足球俱乐部体现出的社会价值。
《鱿鱼游戏》告诉我们,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谁在这个游戏中遵循规律,谁就有可能生存下去而且活得更好。
从中国足球的发展来看,稳定运营显得尤为重要,也弥足珍贵。尊重足球发展规律,不朝令夕改,坚持做正确的事情,这是一家俱乐部想要长期生存的秘诀。